后勤服务中心
秋季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风险提示
信息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 时间:2025-10-09 10:38 阅读次数: 发布:温馨提示

进入秋季,部分地区的气温仍然居高不下,各类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依然较高,不能掉以轻心。

一是秋季仍然是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主要原因是食品在制作过程中生熟不分、交叉污染导致,应重点防范熟肉制品中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的污染。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鸡、猪等禽畜动物是沙门氏菌等致病菌的天然宿主,生肉可能会携带这些致病菌;同时,在现有养殖模式下,生鲜动物性水产品中也可能存在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因此,在处理生肉、水产品过程中保持卫生,防止交叉污染即食食品,做到烧熟煮透是防控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关键措施。


二是我国大部分地区温湿度较高,肉褐鳞环柄菇、大青褶伞、亚稀褶红菇等毒蘑菇中毒比较常见,不采、不食自己不熟悉、不认识的野生蘑菇,这是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好方法。


三是我国民间有秋季食补的习惯,需要防范因家庭自制药膳药酒引起的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特别是乌头和钩吻两种有毒植物引起的死亡风险较高,高发地区要做好科普宣传。



[1] [2] 下一页

下一条:秋季养生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