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 SFTS)是一种由SFTS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该病自2009年在中国首次发现,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但以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为主,尤其是农民等户外工作者。
传播途径
蜱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携带病毒的蜱种如长角血蜱进行。
直接接触:人与人间可以通过接触被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而传播。
临床表现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临床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头痛等。
极期: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如消化道出血、肺出血、神经系统症状等。
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持久的疲劳或其他并发症。

健康建议:
避免蜱叮咬是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最有效措施,包括穿着覆盖全身的衣物,使用驱虫剂,以及在蜱虫高发季节和地区进行身体检查。
风险提示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病毒性出血热,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特别是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