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中心
5月注意预防登革热、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脑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
信息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 时间:2025-05-06 08:59 阅读次数: 发布:疾病防治

五月,春末夏初,阳光明媚,生机勃发,气温逐渐升高,正值“五一”假期,居民朋友们的出游热情高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员朱医生提醒大家在享受大好时光的同时,应注意预防登革热、手足口病、食源性疾病、肠道传染病、流行性出血热、流脑、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症等疾病,并关注户外出游安全。

01 登革热

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全球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重点在东南亚、南亚、拉丁美洲、非洲等。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等南方省份也存在,夏秋季为高发期。

疾病表现:轻症出现畏寒、发热、头痛、结膜充血、皮疹和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骨骼痛等,重症有出血、休克等,病死率高。


健康建议:预防关键在于防蚊灭蚊,积极参与爱国卫生运动,清除室内外积水(如花盆、水桶、轮胎等),消灭蚊子孳生地。日常生活中,建议穿长袖衣裤,使用蚊帐、纱窗、驱蚊液(含避蚊胺成分)。


旅行建议:避免前往东南亚、南美等登革热高发地区;若要前往,注意做好防蚊准备和措施,归国后应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

02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由肠道病毒(EV71、柯萨奇A16型为主)引发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儿童高发,通过粪—口(污染食物/水)、飞沫(咳嗽/喷嚏)、接触(疱疹液/玩具/餐具)等方式传播。


疾病表现:发热,口腔黏膜疱疹,手、足和臀部斑丘疹、疱疹等,重症表现为持续高热(>39℃)、嗜睡、惊厥、呼吸急促、出冷汗。


健康建议:勤洗手、常通风、勤消毒,鼓励6-12月龄儿童完成EV71疫苗全程接种。出现重症信号立即就医。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下一条: 丙肝:隐匿的"沉默杀手",早筛早治是关键!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