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教育振兴,7月11日至23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浸润经典·墨韵者湾”青年服务队深入滇中红地和“书法之乡”的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以书法和楹联文化为核心,结合耕读文明开展社会实践与文化传承活动。

活动期间,服务队紧密围绕者湾村的独特文化符号,精心设计了“推普+文化浸润”教育关爱项目和红色研学活动。通过“诵、写、讲、传”四个维度,不仅为40名孩子提供了丰富的课程体验,还拓宽了文化传承和普通话推广的路径。孩子们在志愿者引导下,不仅学习了书法、楹联的基础知识,还通过京剧、茶艺、漆扇制作、太极、剪纸等传统非遗文化体验课程,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服务队通过微信群纠音、开设“典耀中华”读中国等课程,让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同时,服务队还组织了小小梦想家、安全自护讲座、绘画以及“两弹一星”宣讲等多元化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梦想的追求和对国家历史的了解。孩子们纷纷将自己的梦想写在漆扇上,画在纸上,并通过叠成纸飞机的方式,让梦想飞向蓝天。

7月17日,服务队带领39名孩子前往者湾村小尖山革命遗址,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红色教育。通过聆听马应才老师讲述“滇中红嫂”的感人故事,孩子们对抗战先辈和建设先辈们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杨晓艾兮表示,将把这份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带入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为当代的“长征路”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文学院“浸润经典·墨韵者湾”青年服务队将继续深入挖掘通海县的文化资源,开展通海秀山楹联文化研学、朱德故居红色教育、“两弹一星”宣讲等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者湾村的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资源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