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坏胆固醇”,易沉积在血管壁,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LDL-C 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LDL-C 负责把胆固醇由肝脏运输到斑块内,增加了 ASCVD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正常范围:一般<3.4 mmol/L;冠心病或高危人群需更低(如<2.6 mmol/L或<1.8 mmol/L)。
•临床意义: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核心指标,需重点关注。
很多人觉得不吃油,甘油三酯就不高了,其实是不对的!
首先,优质的油脂对于人类健康非常重要,属于七大营养素之一,为什么会有必需脂肪酸的说明,就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必须从外界摄入,以及缺了,就会应影响生命,不是不能吃油,是要吃好的油脂,Omega-3和Omega-6的比例要对,现代人增加Omega-3的比例就对了,因为我们吃的油脂和肉类中都是以Omega-6为主的,促进发炎,而Omega-3是抗炎的。
而甘油三酯的增高,不仅是因为高脂饮食,尤其是肥肉等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的摄入,还跟饮酒和高糖饮食有关系。同时,随着年龄增加,中老年人群代谢率下降,女性绝经后雌激素减少,均可能影响血脂水平。长期压力会刺激皮质醇分泌,促进脂肪分解和肝脏甘油三酯合成,睡眠紊乱则可能扰乱代谢节律。
这里尤其要说的是高糖饮食升高甘油三酯,比如吃多了米饭、面条、包子、馒头、饼干、蛋糕、甜水果、奶茶等这些高糖饮食,会导致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当机体无法有效利用这些额外的葡萄糖时,就会将其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
2.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坏胆固醇,越低越好?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非越低越好。虽然降低LDL-C对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至关重要,但过度降低可能伴随潜在健康隐患。
LDL-C由肝脏合成后进入血液,将胆固醇运送至全身组织细胞,参与细胞膜构建、激素(如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及维生素D生成等。意味着,我们的激素要正常,顺利合成维生素D,都需要胆固醇的参与。
而我们担心的是LDL-C水平过高时,且被氧化后,会沉积在血管壁内,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斑块。
如果体检还要更细致,就知道低密度脂蛋白(LDL)中分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和 “大而松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这种大而松的LDL漂浮性强,稳定性较高,对血管的直接损伤风险较低。真正有害的是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因为它易被氧化,穿透血管内皮能力更强,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直接相关。
所以不仅是要控制血脂四项在基础的范围内,抗氧化也是我们终身需要做的。

3. 是不是胆固醇、甘油三酯一升高就需要吃药治疗?
需要看具体的数值,以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没有高风险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专业人士指导下,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营养素进行指标管理,甚至有些年轻人只改变生活方式都会有变化。我也经常收到很多朋友的体检报告改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