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中心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信息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 时间:2025-05-19 14:57 阅读次数: 发布:健康教育

(2)流行性出血热 主要传染源是鼠类,流行具有地区性。可有头痛、腰痛、眼眶痛(俗称三痛)症状,发热、出血及肾损害为3大主征,典型患者可有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5期。上感全身中毒症状轻,主要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
(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部分患者初期有咽痛、鼻咽部分泌物增多症状,很快进入败血症脑膜炎期,出现寒战、高热、头痛、皮疹。后期可有剧烈头痛病出现脑膜刺激征。主要传染源是带菌者,通过飞沫传播。
(4)脊髓灰质炎 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未应用疫苗的儿童易感。前驱期大多出现上感症状,部分进入瘫痪前期,出现体温上升、肢体疼痛、感觉过敏等神经系统症状,瘫痪器出现肢体不对称性、弛缓性瘫痪,多见于单侧下肢。
(5)伤寒 发热为期最早期症状,可伴有上感症状,但常有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病原学与血清学检查阳性,病程较长。
(6)斑疹伤寒 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夏秋。一般起病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发病第5~6天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外斐反应阳性。
治疗

1.对症治疗

(1)休息 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2)解热镇痛 如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
(3)减充血剂 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2.病因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 单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抗菌药物。
(2)抗病毒药物治疗 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


3.中医中药治疗

具有清热解毒和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亦可选用,有助于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上一页 [1] [2] [3] [4] [5]

上一条: 警惕!夏季食物中毒高发! 下一条:当代人体检十五大常见异常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