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学校首页 >> 媒体玉师 >> 正文
【云南网】从AI数字人到无人机 玉溪师院学子把“黑科技”带到傣家村寨
信息来源:云南网 作者:李瑾柔 宋思怡 罗阳璐 朵艳薇 编辑:新闻中心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5年08月21日 16:22 阅读次数: 发布:媒体玉师

AI数字人教娃娃们说普通话,大学生蹲在老人身边手把手教他们用手机缴医保,无人机“嗡嗡”地掠过田埂,展示科技给农业带来的新希望……日前,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润边疆 数智传音”推普实践团一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村,这个雨林边的傣族村寨就热闹起来。

该团队创新采用AI数字人技术辅助普通话教学,助力乡村儿童语言能力提升;辅助老年群体运用手机办理医保缴纳等在线业务,破解智能技术应用难题;通过无人机实操演示,向种植户展示科技助农前景,推动现代农业技术落地。


推普团成员与小朋友课后合影 罗阳璐 摄

此次活动是玉溪师范学院贯通战略规划、学科专业与实践教学“三层联动”机制,培养基层急需新闻传播人才,引导学生在乡村振兴一线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生动实践。

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玉溪师范学院扎根玉溪,聚焦云南及东南亚地区,培养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学校将科技下乡与推普工作纳入“服务云南乡村振兴”整体布局,明确新闻人才“扎根田野、服务基层”的培养方向,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重要教学环节,通过政策引导融入第一、第二课堂,让人才培养与乡村需求紧密对接。为保障成效,学校鼓励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活动,新闻专业聚焦“科技+传播”,引导学生体会“新闻传播如何融入乡村肌理”。

“无人机操作与使用”课程教学 宋思怡 摄

该校文学院新闻系选派专业教师带队,促使“新闻摄影”等课程的实操实训在田间落地。同时,强化实践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指导学生加工景真村实践素材——将老年人学习使用电子社保卡的场景提炼为“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案例;把儿童普通话识物互动过程解析为“语言传播”课堂研讨素材。这一“实践反哺教学”机制,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基层现实的深度衔接。

向大棚种植户讲解无人机使用方法 李瑾柔 摄

实践团还聚焦科技赋能当地农业生产,针对西瓜大棚种植户的难题,系统介绍并现场演示无人机功能与用法。新闻专业学生通过制作宣传资料、拍摄讲解视频,重点讲解无人机在作物遥感监测、精准施肥、植保喷洒等场景的应用,介绍其为农业带来的高效管理与降本增效潜力,让种植户直观感受科技力量。这种科技助农的方式,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提供新思路,助力乡村经济提质增效。

云南网通讯员 李瑾柔 宋思怡 罗阳璐 朵艳薇 摄影报道

上一条:【云南网】云南加快构建边疆职业教育发展新范式 服务“三个定位” 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发展新局面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 下一条:【三下乡网】推普终章︱蝉鸣作伴,推普成诗——玉溪师范学院“同音银井,语助振兴”的夏日告别礼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