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学校首页 >> 媒体玉师 >> 正文
【三下乡网】推普终章︱蝉鸣作伴,推普成诗——玉溪师范学院“同音银井,语助振兴”的夏日告别礼
信息来源:三下乡网 作者:外国语学院 编辑:新闻中心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5年08月15日 16:33 阅读次数: 发布:媒体玉师

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的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月出征,全国948所高校的2000支团队、210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将深入900余个县区基层开展推普宣传、教育培训、语言调查等活动,以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7月19日——7月23日,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同音银井,语助振兴”实践团的志愿者们与银井边防小学的孩子们相遇,正式拉开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推普实践中,普通话的韵律与民族文化的色彩交织,童心与热情碰撞,共同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晨光第七次爬上竹楼时,银井村的蝉鸣忽然放轻了翅膀。

风带着未干的墨迹穿过篱笆院,课桌上还留着昨日的水痕。

“同音银井,语助振兴”推普团的最后一天,

在孩子们攥紧的衣角里铺开——

原来告别的序幕,是四十双眼睛提前写下的“不舍”。

游戏互动:点燃语言兴趣

活动开始,“汉字找茬”游戏便牢牢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看着屏幕上那些“双胞胎”似的汉字,孩子们化身小侦探,脑袋凑在一起,屏息凝神,眼睛瞪得溜圆,兴奋地指着细微的差异:“这里!这里不一样!”他们的声音里是藏不住的雀跃。那一刻,汉字的横竖撇捺不再是冰冷的笔画,而成了可以捕捉、可以嬉戏的伙伴,它的结构之美在指尖轻点间悄然浸润孩子们的心田。

紧接着,“是或不是”的游戏让气氛更加热烈。我们抛出一个个问题,比如——“熊猫是吃竹子的吗?”“太阳晚上会发光吗?”,小孩子们则需快速反应,用“是”或“不是”回答。他们反应快,声音清脆响亮,答案脱口而出,即便是偶然的失误,亦引发善意的欢笑。这一刻,普通话不再是课本要求,它自然成为孩子们表达奇思妙想的翅膀,连接着思考与表达。

心愿树:童真的未来寄语

热闹渐歇,活动转入温情脉脉的一刻—在“同心树”上写下心愿。他们稚嫩的小手紧握笔杆,字迹或许歪歪扭扭,也有着可爱的小错误,“我想在老师的生边……”但却格外真挚动人。每一张便签都承载着澄澈的童心:“我想上大学”“希望祖国国泰民安,盛世繁华!”……一张张五彩的便利贴,像一只只振翅欲飞的蝶,被一双双小手珍而重之地挂上枝头。这棵普通的树,瞬间化身为满载星光般愿望的“未来之树”,无声诉说着孩子们对未来的憧憬。

颁奖与告别:成长的印记与不舍

活动的尾声,推普团为银井村的小小学员们颁发奖状与精心准备的小奖品。孩子们举着奖状拍照,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份纯粹的喜悦,像一股清泉,也瞬间涤荡了我们所有的疲惫。

“老师,你们真的要走了吗?”

“下次……是什么时候?“

“我会好好练习普通话的!你们要回来看!”

这声声询问,是糖衣包裹的柠檬,甜中带酸,直抵心底最柔软处。强忍的泪水,最终在拥抱中决堤。原来,不是我们教会了他们,而是他们用最纯粹的爱,洗礼了我们。

7天的“同音银井,语助振兴”推普之旅,在蝉鸣与泪光中画上句点。

我们播下的,不只是普通话的种子,更是对母语文化的亲近与热爱。

我们点燃的,不只是表达的勇气,更是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与好奇。

我们收获的,远不止推普的经验,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名为“银井”的牵挂。

“同音银井,语助振兴”推普团,银井站,暂别。

但推普之路,永不止步;

心系银井,后会有期!

下一条:【云南网】发挥“体育+”效应 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