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底,位于绿汁江与戛洒江深切峡谷之间的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乡,正值烟叶采收烘烤的农忙时节。村民们辛勤劳作,而县团委的“红色小课桌”暑期项目则成了乡村孩子们的聚集地。一支由玉溪师范学院运动康复专业2名教师和5名学生组成的“前进吧少年”社会实践队来到了新化乡,开展以“科学运动”为主题的服务活动。除了精心准备的“红色诵读课”、“前进体能课”和“健康身心课”三大模块,团队还带来了脊柱侧弯筛查和功能性运动测试(FMS),为当地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趣味篮球破冰活动中,师生们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半数孩子穿着拖鞋来上课和运动。这在炎热的山区本是常态,却引起了实践队的专业警觉。他们将康复评定中的足印法巧妙设计成趣味游戏——让孩子们的小脚丫涂上印泥,踩在白纸上。随后,通过电子屏展示正常足弓与扁平足足印图片,引导孩子们辨识差异,并结合模型生动讲解足弓的功能。“如果经常穿软底鞋,比如拖鞋,你的‘足弓小桥’就会慢慢塌陷。”队员们耐心引导,让孩子们认识到从小长期穿拖鞋对足部发育乃至全身健康的潜在危害。

随后的脊柱侧弯筛查和FMS测试印证了他们的担忧:个别学生存在轻度脊柱侧弯和骨盆前倾问题,看似灵活的身体实则存在功能性不足。“不能穿拖鞋来上课!”成了实践队小老师们对孩子们提出的第一个要求。
在运动防护知识普及课上,小老师们就地取材,用近期篮球赛中的实例讲解损伤处理原则:教孩子们系紧鞋带实现加压包扎,用冰棒进行正确冷敷,并纠正了“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旧观念,强调要牢记“RICE”原则——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预防损伤方面,他们介绍了保护工具如肌贴,并重点强调了热身的重要性。随即,一堂生动的运动前热身实践课在操场上展开。

这个七月,对于“前进吧少年”团队的师生们而言,是“传承”与“守护”意义深重的一课。
开屏新闻记者 李春丽 通讯员 章文雯 王馨悦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