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学校首页 >> 正文
【中国乡村振兴网】玉溪师范学院:语润边疆播新声,数智传音助振兴
信息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步春秀 朵艳薇 宋思怡 编辑:新闻中心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5年07月27日 15:46 阅读次数: 发布:媒体玉师

七月的版纳景真村,蝉鸣裹着花香掠过傣族庭院,村口的凤凰花热烈绽放。7月13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语润边疆 数智传音”推普实践团踏着热浪而来,以“普通话+数字教学”的形式,用趣味课堂激活语言魅力,借文化体验厚植情怀,为村里的孩子们打造了一场“听得懂、说得好、传得远”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盛宴。

“咬文嚼字”课堂教学 (朵艳薇 摄)

“白石塔,白石搭,白石搭白塔……”教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咬文嚼字”课堂正在进行。针对山区儿童常见的平翘舌音混淆、前后鼻音不分的问题,推普团精心设计了阶梯式教学方案:先以绕口令《白石塔》为切入点,通过分组PK、角色扮演等趣味形式强化发音训练,让孩子们在欢笑中攻克语音难点;随后引入新绕口令《三山四水》,巧妙结合西双版纳“三山夹两江”的地理特征,将方言发音习惯与普通话声调规律相对照,引导孩子们在熟悉的地域文化语境中,掌握声调变化的奥秘。

数字推普助手“阿楠” (朵艳薇 摄)

课堂一角,傣族AI数字人“阿楠”正以清亮流利的普通话讲述着村寨的古老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是孔雀眷恋的栖息地,我们的祖先循着孔雀的踪迹而来,建起了这座开满凤凰花的家园……”这个身着傣族传统服饰的数字形象,不仅能精准模拟真人的语音语调和表情神态,还会通过趣味问答与孩子们互动,在一来一往中加深他们对民族历史的理解。

“阿楠老师讲的故事比书本里的文字还要生动!”五年级学生玉应香仰着笑脸说,“我以后也要像她一样,把家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好好守护我们的文化!”

孩子们与数字人花木兰对话 (宋思怡 摄)

实践团还引入“典耀中华”系列AI形象——孙悟空讲述《西游记》里师徒四人同心协力降妖除魔的团结故事;哪吒演绎《封神演义》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家国担当;身披铠甲的花木兰跨上骏马,诠释中华儿女“万里赴戎机”的坚韧品格。

孩子们在与虚拟偶像的互动中,不知不觉就练熟了普通话发音。傣族男孩岩温糯攥着小拳头笑出声:“跟哪吒‘比武’居然还要说普通话?真有趣!”

这些生动的数字化手段不仅大幅提升了普通话推广效率,更像一条条纽带,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云端扎根生长,向着更远的未来延伸。语言是文化的根脉,更是民族团结的基石。推普团成员们将继续深耕数智推普新模式,让青春在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发热,在服务民族团结进步的征程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一条:【云南网】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青春足迹丈量蓝莓之乡 专业智慧助力生态振兴 下一条:【玉溪日报 】玉溪师院实践团走进彩虹社区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