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玉溪师范学院考研成绩交出亮眼答卷,报考规模和录取人数实现“双突破”。其中,B栋627宿舍、631宿舍的同学全部考研并成功上岸。在奋斗的赛道上,她们携手同行、并肩作战,将宿舍变成梦想再次起飞的地方。在共同备考中,她们不仅实现了考研深造的梦想,还收获了弥足珍贵的友情。现陆续推出2个宿舍的考研事迹,以激励广大玉师学子。

B栋631宿舍(从左至右)
刘玲,录取学校:四川师范大学;
谭前润,录取学校:江西师范大学;
熊春银,录取学校:安徽师范大学;
熊秀萍,录取学校:西南民族大学。
631宿舍备考日常
每日破晓时分,当第一缕亮光穿透窗帘时,B栋631宿舍便已泛起细微的响动。4位同学心照不宣,起床,洗漱,准备复习资料……新一天的备考便由此拉开。早上8点,4位舍友准时从宿舍出发前往图书馆。在路上,她们或是探讨复习遇到的难题,或是互相加油打气,为彼此注入满满的能量。那一条通往图书馆的小径,见证了她们无数个清晨坚定的脚步,也承载着她们最初的梦想与憧憬。
图书馆成了她们备考的“主阵地”。每天,她们都会早早前往,坐在那几个熟悉的位置。一坐便是一整天,除了用餐和短暂的休憩,她们几乎将所有时间都倾注于书本与习题之中。学习过程中,困难如影随形。每逢此时,她们总会相互扶持,共同探讨,携手攻克难关。 除了学习上的相互帮助,她们在生活中也给予彼此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模拟考试的失利而情绪低落时,舍友们总会用温暖的话语互相安慰,用笑话互相逗彼此开心,以此重新找回信心与勇气。
舍友化身研友
回望备考时光,有许多专属于她们的美好回忆。为缓解学习压力,每周休息日,她们会一同出去散步、看电影,或者去操场跑步。在轻松愉悦的时光里,暂时忘却考研的烦恼。这些看似短暂的愉悦,却成了她们备考生活中最珍贵的调味剂,让备考之路不再枯燥乏味。
随着考研时间渐近,压力也与日俱增。她们互相鼓励、互相监督,为实现共同目标,全力以赴。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提升了学习能力,更学会了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与他人合作共事,也更加懂得珍惜身边的人。这段并肩作战的备考时光,将永远镌刻在她们心中。
如今,考研已结束,她们都已成功上岸,即将开启人生新的篇章。那段舍友们一起备考的日子,成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她们深刻感受到了团结协作的力量,只要心怀梦想,彼此携手同行,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实现人生的价值。
考研经验与教训
四人携手踏上考研征程,最终全部成功上岸。这段经历充满挑战与惊喜,她们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确定目标,有的放矢。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规划是成功的基石。在备考初期,631宿舍就一起讨论并确定各自目标院校和专业。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以及院校的招生信息,她们为每个复习阶段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基础阶段(3 - 6月),重点攻克专业基础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学习教材,做课后习题,构建起扎实的知识框架。强化阶段(7 - 9月),开始做大量的练习题和真题,分析错题,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冲刺阶段(10 - 12月),进行模拟考试,调整答题节奏,查漏补缺。有了清晰的规划,就像有了航海图,在茫茫的考研海洋中不会迷失方向。
资料共享,互通有无。考研资料种类繁多,收集起来既耗时又耗力。631宿舍充分发挥团队力量,建立资料共享机制,通过各种渠道把收集到的教材、辅导书、真题、网课等资料在第一时间分享到宿舍群。
互相监督,共同进步。考研过程中,难免会有懈怠和偷懒的时候。为此,631宿舍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制度,互相监督执行。每天早上,会互相督促起床,一起去图书馆。晚上学习结束后,会一起回宿舍,交流当天的学习情况。
由于认识不深,经验不足,在备考初期,有个别同学没有充分认识到考研的难度和时间紧迫性,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存在懈怠情况。到了后期,发现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掌握,大量的练习题没有做,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在强化阶段,曾陷入盲目刷题的误区,认为只要做足够多的题目,就一定能提高成绩。事实上,刷题的目的不是为了追求数量,而是为了提高质量。每做完一套题目,都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出薄弱环节,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提高解题能力。631宿舍的同学认为,考研不仅专业课程成绩要优异,英语和政治也非常重要。因而,一定要重视英语和政治的学习,要合理分配时间,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
开启学术新征程

刘玲同学:在未来学习中,努力打好基础,向老师和师兄师姐请教,把实验操作练熟。跟着导师课题做研究,慢慢积累经验,同时多看专业书籍和论文,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多练习写实验报告和小论文,争取能发表一些成果。积极参加学校或省内的学术活动,锻炼表达能力。为将来读博做好准备,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将来在高校或企业里做研究,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谭前润同学:未来读研期间,将夯实基础,确定方向,重点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精读本领域顶刊论文掌握研究热点。学习仪器操作(如NMR、XRD、HPLC等),参与组会并汇报文献。深入科研,争取论文发表,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具体研究方向,设计实验方案,定期总结数据并调整策略。为博士申请做好准备,提前半年筛选目标院校,准备研究计划。

熊春银同学:在未来学习中,系统学习专业课程,快速融入导师课题组并确定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实验与论文撰写,争取在化学领域发表高质量成果。深化课题深度并衔接博士研究方向,强化英语与科研方法论储备。培养独立科研能力与学术竞争力,为攻读博士夯实基础。

熊秀萍同学:未来读研期间,将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保持英语学习和阅读论文、著作的习惯,积极参加学术讲座以及学术论坛,扩充知识面。希望在老师指导下,产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结语:“一个人或许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B栋631宿舍用集体上岸证明:当目标一致的奋斗者结成共同体,枯燥的备考也能成为闪耀的青春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