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伟婷同学生活照,受访者供图)
赵伟婷,女,中共党员,云南大理人,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2019级法学专业本科生。曾获2021年校级优秀学业奖学金、2021年法学院红塔读书会书评大赛一等奖、2021年大学生记者团优秀学生干部、2023年校级优秀毕业生,在2023年研究生考试中被云南民族大学民商法学专业录取。
“不被困住,整装出发”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注定要错过群星了。”谈及考研背景,赵伟婷学姐说:“九月份国家司法考试的客观题成绩出来后,我距离过线仅差四分,当时想着我完了,但冷静下来想,我才二十多岁啊,一场考试失败不应该把我困住,权衡利弊后,我毅然决定考研。”
与很早就准备考研的同学相比,留给赵伟婷学姐的备考时间少之又少,尽管困难重重,但她始终相信潜力都是逼出来的。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赵伟婷同学经历了国家司法考试失败后,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快速调整自己,积极投入到紧张有序的考研准备中,以此来寻找下一个出口。
“心向往之,行必能至”
考研是一场信息战,更是一场时间战,赵伟婷学姐九月份才决定考研,留给她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了,她的备考过程无疑要比他人的更加艰苦。采访中,她说:“在做出考研决定的那一刻,我就想着一定要坚持下来。备考期间,我卸载了所有的娱乐性APP,为考研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坚持每天复盘,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吃饭排队的间隙都在线上学习,实在学不进去,就大声读出来,以此加强记忆。”
考试前夕,赵伟婷学姐又因为拔智齿引发了身体上一系列的不适。身体上的病痛在折磨着她,但距离考试时间越发的逼近,她不敢停下来,也不能停下来,只能忍受着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奋力向前。人生没有白走的路,赵伟婷学姐在九月份匆忙播下的种子,经过秋天的扎根,冬天的蛰伏,最后随着春日的和风结出了果实。
“途有好伴,不觉路远”
备考的过程单调乏味,但备考路并不缺乏温暖和爱。谈及备考中最想感谢的人,赵伟婷学姐说:“最想感谢的是默默支持的家人,诲人不倦的老师及一直陪伴着我的朋友。家人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是他们一直鼓励我、关心我,也没有给我压力;法学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为我考研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大学生记者团指导老师的鼓励激发了我的摄影潜能......是他们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备考阶段,朋友们也一直陪在我身边,给我精神上的支持,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信念。”
“西郊有密林,助君出重围”,《郊眠寺》中的这句歌词在备考阶段一直在鼓励着她。赵伟婷学姐说:“我们的一生一直在不断的追寻,不断闯入一个又一个新的围堵,在亲人和朋友的陪伴下,我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排除万难、突破重围,去克服重重难关,去遇见更好的自己。”如赵伟婷学姐所说,考研如此,人生亦如此。
“不负时光,终将如愿”
大学四年转瞬即逝,回望大学生活的点滴,赵伟婷学姐感慨地说:“在玉师度过的这四年是我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华章,很幸运在大一的时候加入大学生记者团,在社团里我遇见很多和我一样喜欢摄影的学长学姐,这段经历深入发展了我的兴趣爱好,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
采访的最后,赵伟婷学姐也向学弟学妹们送上寄语:“一定要自信,我们可能会迷茫、会犹豫,但最好早点行动起来。可以提前做规划,但不要好高骛远。不管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一定要认真考虑,提前准备。当然,应尽可能去选择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最后,还要学会反思,明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记者手记:“我们都还年轻,不必活得那么深刻,一次失败证明不了什么,不要拘泥于眼前的困境,人生应是旷野,不必太过着急”,正如赵伟婷学姐所说,人生不是固定的方程式,也没有唯一的解,没有人生来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应尽可能地去体验、去努力、去生活。在人生的旷野上,愿我们一直勇敢、坚定、独立且充沛。
(学生记者/王家卓 指导教师/董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