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对推进高教战线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意义重大。玉溪师范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一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改革培养机制,完善育人条件,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学校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英语、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小学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学等9个专业获批省内一本批次招生。现陆续推出各学院专业建设发展情况,展现学校专业建设取得的成绩,营造本科教育教学良好氛围,助力开创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体育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力图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构建学院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学院组建由党委书记、院长共同担任组长的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分领各专项工作板块,专业负责人联动各任课教师重点把控课程教学、测试、论文、实践等教学核心环节质量,形成“人人都是评估对象,事事都是评估内容”的良好迎评氛围。同时,学院积极将审核评估工作与师范专业认证整改工作、云南省专业综合评价、B类专业建设工作高效结合,集约优势资源,强化目标导向,以五个“度”为逻辑主线,做到快速补足短板,提质增效,促进学院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稳步推进。

体育学院现有教职工51人,其中专任教师45人,教授9人,副教授21人,博士5人,硕士22人。现有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三个本科专业,体育教育五年一贯制专科专业。体育学科是云南省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点。体育教育专业为校级重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评价C类专业、国家“双万计划”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师范专业二级认证通过专业、硕士授权点建设支撑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为校级C类立项建设专业,拥有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中国足球协会D级教练员培训基地、云南省篮球裁判培训基地、玉溪市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玉溪市校园足球裁判员教练员培训基地。运动康复专业为校级C类立项建设专业、全国运动康复教育协作会会员单位,拥有云南省高校运动康复重点实验室。

体育学院遵循学校建设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对国标、对需求、对认证、对输出,量化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优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拓展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围绕“三个特”即充分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学科特性三者的紧密结合;“三个经得起”(即经得起历史考验、经得起实践检验、经得起后人评价)、“三个满意”(即确保人才培养全过程,政府能够对照标准精准指导,社会能够对照标准精准评价,学生能够对照标准精准反馈,实现政府满意、社会满意、学生满意),着力培养思想道德高尚、理论水平扎实、专业技能过硬、职业素养一流的高素质应用型体育人才,不断提升科研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以体育学科为引领,师范教育为底色、产业服务为驱动的多元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近年来,学院获云南省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5项。教师主持课题69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12项);省部级科研激励项目4项;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8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1篇;出版著作70部。学生获238项国家级、省部级团体及个人竞赛奖项。学生取得国家级裁判员2人、一级裁判员150余人,社会体育指导员 1327人(一级:208人;二级:1030人;三级:89人),一级运动员15人。先后涌现出CBA全明星扣篮大赛冠军“云南十大青年”矣进宏、全国“四有”乡村好老师赵永春、优秀戍边岗巴营昌龙边防连连长王旭等一批优秀毕业生。
学院在40余年办学历程中,始终秉持“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校训精神,坚持学校一流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的体育学科素养与专业技能、具有强烈的文化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应用型基层体育人才为目标。经过28年不断探索,玉师体育人深挖聂耳和国歌红色文化基因,总结出从育人形式、内容、方法再到精神引领,突出大学体育精神在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导向和激励作用。通过体育+爱国主义、体育+民族品格、体育+民族意志,探索出体育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勤学苦练、立志成才的铸魂育人机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与专业学科属性的“家国情怀体育精神”办学理念。在该理念引领下,学院加强专业育人、课程育人、过程育人、环境育人,使之成为“三全育人”的根本保障,真正把“家国情怀体育精神”内化为师德师风、学风、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行动,办学质量赢得社会广泛好评,为学校和学院争得荣誉,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图 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