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中心
健康防护提示
信息来源:后勤服务中心 作者: 时间:2025-09-04 10:12 阅读次数: 发布:健康教育

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由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蜱叮咬传播,以发热、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随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部分病例有头痛、肌肉酸痛、腹泻等。


该病急性期及死亡病例的血液或体液中含有大量病毒,传染性强,照料患者的家属或护理人员等可因近距离护理有出血表现的病人而被感染,殡葬人员、家属在处理该病患者遗体时可被感染。


主要防护措施:


(一)避免蜱虫叮咬,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等蜱传疾病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二)建议穿长袖和长裤,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里。进行园艺、采茶、放牧等农业林业牧业活动前,可使用含有氯菊酯的产品处理衣物和装备。氯菊酯可用于处理靴子、衣物和露营装备,并通过多次喷洒以保持保护效果,或可购买使用氯菊酯处理过的衣服和装备。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包括避蚊胺、羟哌酯、驱蚊酯等,遵循产品说明使用。


(三)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高发地区,如有亲属出现发热、出血等表现,应尽快就医,并避免无防护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护理;患者离世,应避免在无防护情况下处理遗体等。



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干、咽痛、咳嗽、发热等,部分患者可伴有肌肉酸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腹泻、结膜炎等。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后转为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


主要防护措施:


(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用手触摸眼、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二)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尽量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全程科学佩戴口罩。



四、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猴痘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患者的病变部位分泌物、渗出物为主,常见的接触方式包括性行为、家庭内密切接触、医疗护理接触等。


主要防护措施:


(一)了解猴痘防控知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避免与猴痘患者或有可疑症状者密切接触,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告知医生可疑接触史。


(三)前往猴痘流行地区,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猴痘疫情情况,做好个人防护。


(四)遵守国家出入境管理相关规定,配合做好出入境检疫。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下一条:每个成年人至少要做 1 次乙肝筛查预防乙肝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