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快讯
学校首页 >> 正文
玉溪师范学院举办高校美育特色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研讨会
信息来源: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 作者:杨云 编辑:新闻中心 审核:新闻中心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2:09 阅读次数: 发布:教学科研

为深入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工作,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美育教学创新路径,9月26日,由玉溪师范学院主办的“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美育特色教学体系创新研究研讨会”在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多所学校的美育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美育发展新思路。

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亓雯教授、新疆大学美育教学研究部副主任何蕾博士等专家应邀出席。玉溪师范学院副校长杨伟、附属小学党委副书记周玉松、玉溪市第一幼儿园书记秦淑芳、玉溪山水小学校长戍戎,以及学校科研处、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会议由传习馆馆长王飚教授主持。

杨伟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学校自1978年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2024年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实现了办学层次的历史性跨越。他指出,学校在艺术教育、跨学科协同服务乡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荣获“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校”等多项荣誉,展现了学校推进美育工作的坚实基础与坚定信心。

杜卫教授围绕“美育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理念,强调高校美育应扎根中华文化,以汉字、诗词、本土文化、传统节庆等为载体,将“五个认同”融入教学全过程。

亓雯教授则从课程建设角度,肯定了玉溪师范学院立足“聂耳和国歌”研究,形成具有地缘文化特色的美育研究范式,为全国高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何蕾博士分享了新疆大学将红色文化融入美育的实践探索,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与审美体验的结合,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飚教授介绍了学校构建的“课程体系+工艺普及+艺术实践+乡村提质+智慧教育+公益服务”六位协同美育浸润模式,推动非遗技艺与美育课程深度融合,开设版画、扎染、彝绣等课程,有效促进文化传承与美育创新。

此外,玉溪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玉溪市第一幼儿园、玉溪山水小学及校内各单位教师代表也分别发言,围绕边疆高校美育发展路径展开深入交流,为美育教学体系创新提供了多元思路与实践参考。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还参观了传习馆48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观摩了澄江古生物化石、绝版木刻、民族陶艺等特色美育藏品与学生作品,实地感受学校在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与美育实践方面的丰硕成果。

本次研讨会为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进一步推动了新时代美育体系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的创新发展。

上一条:【人文玉师】书香满玉师 文化润人心:校园文化石篇之“知行合一” 下一条: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 企业微信号

  • 学校公众号

  • 学校视频号

  • 事业单位
  • 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