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晚,张桂梅思政大讲堂玉溪师范学院分课堂举办,以“画韵·歌音·国魂”为主题,以歌为媒,以画为窗,融合美术、音乐与思政教育,以艺术对话形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直观展示聂耳“为国而歌”的磅礴力量。

校党委书记姜家雄、党委副书记杨光,副校长章新、杨伟、李涛;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市文联等单位领导,各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分课堂由音乐学院院长范晓晶主持。

以歌为媒,诠释为国而歌精神内涵。讲堂以美术学院郭巍教授系列画作为引,揭开聂耳精神的艺术再现新篇章。学校美术学院郭巍教授以聂耳经典歌曲《码头工人》《毕业歌》《卖报歌》《大路歌》为艺术灵感,精心创作了《磨砺》《栋梁》《期盼》《前行》四幅画作,通过绘画语言完成主题叙事,生动诠释“为国而歌”的精神内涵。

以画为窗,艺术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学校银龄教师——中国音乐学院马金泉教授现场倾情演唱《大路歌》《码头工人歌》等作品,用浑厚男中音再现聂耳音乐的磅礴力量;马金泉教授和玉溪市第一小学王一雯同学共同演绎《卖报歌》,以艺术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彰显艺术代际传承。

青年女高音任丹博士演唱《铁蹄下的歌女》《新的女性》;青年钢琴家张文博士以改编版《金蛇狂舞》展现民族音乐的时代表达。

跨学科对话,推动课程思政上台阶。马克思主义学院时遂营教授结合“聂耳与国歌”理论研究,解读画作与音乐的时代价值;美术学院赵芳教授从女性视角探讨聂耳作品的人文关怀。
在马金泉教授领唱、青年钢琴家张文博士伴奏下,现场全体人员唱响学校校歌《毕业歌》。

本期讲堂由党委宣传部、美术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协同策划,是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实践,是学校将艺术与思政结合,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有益探索,更是学校深化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具体实践。